忠烈馆-谯国夫人、元善

纪念馆:www.xettw.com/TT000036065
本馆由[ 花生壳壳]创建于2024年01月31日

试论冼夫人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4

发布时间:2010-03-12 16:33:32      发布人: 花生壳壳
(二)冼夫人文化的发展

文化发展每个时期都有它的新课题。解决了它,就把人类历史推进了一步。

一、            物质文化方面

  物质文化,主要指生产性文化。汉代初,吕后对岭南曾下令“毋予蛮夷外粤铁田器;马牛羊即予,予牡(公),毋予牝(母)”(见《后汉书》)禁止铁器输入岭南,使岭南经济受到很大打击。“文化的形成,尤其是物质文化的创造,必须借助物质手段,即技术进步,包括农艺改良,生产工具和先进科学技术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见《广东文化地理》12页)只有掌握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才能真正掌握人类社会物质文化发展的状况与规律。因此,冼夫人便利用汉武帝统一中国后,向岭南开放的时机,大量地源源不断地从中原输入铁器、牛耕技术。使农业生产彻底改变了“火耕水耨”的粗放耕作方式,促使农业生产向前迈出了飞跃的步伐。

在稻作文化上,据记载,岭南是亚洲栽培稻的起源地之一,而种植水稻又是百越文化特征之一。冼夫人在粤西及海南既开垦鉴江、漠江江、九州江和海南岛南渡江、万泉河平原,作为粮食生产基地,又鼓励外地移民根据粤西山多田少的特点,“依山而居,斩山而食”,以致出现了“水无涓滴不为用,山到崔嵬犹力耕。”的景观。粤西地域,到处“青禾遍野,郁郁葱葱”,所在居民“年岁丰年,举家父母妻子克衣足食”(见王文维《奉报年年丰收万民乐业折》),梯田稻作生产对安定社会起到了重要作用。

  大力发展蕉荔生产,构建果园景观。在岭南,香蕉、荔枝生产古已有之。南越王赵佗归汉时贡献上荔枝,得到汉高祖刘邦赐予蒲桃锦为报。可知汉代岭南荔枝已进贡中原。当时与荔枝同献的还有龙眼、柑桔、香蕉、大蕉等。据清道光《广东通志·前事略》卷183载:杨贵妃“欲得生荔枝,岁命岭南驰驿致之,比至长安,色味不变”。宋代以后,由于对种荔枝“重利以酬之,故乡人贩益广,而乡人种益多”(见蔡襄《荔枝谱》)因而出现了不少荔枝洞、香蕉园。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