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400-963-0096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鲁大学第一位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的亚洲人――颜福庆

颜福庆,医学教育家,公共卫生学家。他先后创办湖南湘雅医学专门学校(湖南医科大学前身)、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上海医科大学前身)、中山医院、澄衷肺 病疗养院(上海第一肺科医院前身)并与中国红十字会订约合作,接办该会总医院(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前身)等医学教育和医疗机构,为我国医学教育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非常重视预防医学,1927年创建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伊始,便亲自组建公共卫生科,并创建吴淞卫...

陆志韦的教学法

陆志韦讲课,常常像是在聊天,妙趣横生里透着学问的智慧。他在燕京大学教心理学,开头第一讲就对学生说:心理系房子不多,有两个实验室,一个在阁楼上,一个在地下室,可称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但心理系有自己的图书室,书虽不算多,但每本都是精选的。学生说,他们初进燕京大学,听过一些系的介绍,可是都没有陆志韦讲得这么有趣,讲得这么好。这样的介绍不只是坚定了学生探索心理奥秘的决心和意志,多年以后,还成...

铁人精神

铁人精神内涵丰富,主要包括: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检查为革命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学求实精神;甘愿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埋头苦干的奉献精神等。铁人精神无论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有着不朽的价值和永恒的生命力。社会学家艾君认为,铁人的本质尽管是一个先进人物的代表...

鞠躬尽瘁

1965年4月,王进喜被任命为钻井指挥部副指挥。1965年7月,在石油工业部第二次政工会上,王进喜应邀作了报告,他在发言中首次提出了:要让我们国家省省有油田,管线连成网,全国每人每年平均半吨油的奋斗目标。文革开始后,大庆油田生产受到严重干扰和破坏。1966年12月31日,王进喜毅然到北京向周总理汇报大庆油田生产的严峻形势。返回大庆后,他走遍油田,贯彻总理的指示精神,大声疾呼大庆生产一天也不能停。...

谢雪红烈士

1949年10月1日,参加中共建国大典的台共谢雪红,恰好站在毛泽东的背后。这一刻是谢雪红的政治颠峰,成为台湾人最高的政治代表,因为她是228事件中的第一女主角,也是行政长官陈仪的头号通缉犯   发生在1947年台北的228事件中,有名号的共产党员并没有直接露面。但是在台中,老牌共产党员可就非常活跃,并且反应迅速,马上可以召开人民会议,攻占台中警局与公卖局台中分局,还能成立人民政府。最令人惊奇...

范长江-《人民日报》记者的回忆

《人民日报》记者金凤回忆说:1950年初,范长江来到《人民日报》任社长。他不定期地举办飞行集会,常突然地召集编辑部全体人员会议,随时传达中央领导同志的意见,批评或表扬某个工作人员,或者让大家对当天的报纸提意见,或提出一些问题让大家当场回答。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突然向某某编辑或记者提出一些问题,常常让某人张口结舌,回答不出来,十分窘迫。弄得大家心情十分紧张,不知道今天是不是会被长江同志点中。其实,这...

胡锡奎同志战斗的一生

胡锡奎,又名锡昆,化名王瑞清。公元一八九六年十一月七日,诞生于湖北省孝感县城关北正街一个小商人家。父亲胡延池,是清朝秀才(廪生),后来家道中落,教过书,做过百货生意。   胡锡奎读完初中,十八岁上了汉口法文学堂。一九一四年,因家境窘迫,父亲要他弃学经营小百货。胡锡奎看不惯尔虞我诈的商人生活,无心照料生意,只要父亲不在身边就阅读《天演论》之类的社会科学书籍。一九一六年,他刚满二十岁,在父母主持下...

廖世承:大学精神谁守护

廖世承(1892~1979)字茂如,上海嘉定人,教育家,抗战期间任国立师范学院院长。   今年10月,时值湖南师范大学建校70周年,该校副校长蒋洪新教授在一次讲座中欣然告知师生,钱钟书是在师大教书时动笔写《围城》的,因此小说中的三闾大学即师大,那位校长高松年的原型,就是首任国立师范学院院长廖世承。   不过,在另一篇长文《钱钟书与国立师范学院》中,蒋洪新特别指出,小说里那个因为女学生漂亮就从宽...

王全珍的“罗曼史”

抗日战争初期,在延安中国人民军政大学的讲坛上,出现了一位英俊的青年教员,他上的是军事课,讲课时,操一口福建闽西口音的普通话,振振有词:   同志们,咱们抗大和黄埔军校不一样,黄埔初期主要领导人是国民党人,部分学生是国民党人;而抗大整个领导权都在共产党手里,学生的绝大部分是共产主义者或倾向共产主义的。正因为这样,今日之抗大,就不能不比那时的黄埔更革命、更前进,为民族和社会的解放必定做出更伟大的贡...

千年一瞬

一句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阐述了一代词帝的兴衰荣辱,他一心潜没于诗词文学的深海。对于身为一个皇家的他,他从无鹤立群雄当皇帝的心思。然而,历史总喜欢开这样那样的玩笑:在南唐王朝皇帝的继承人中,当时的中主李璟在烈祖李昪灵位前发过誓言兄终弟及,即把皇位传给其弟景遂,但因为李煜的哥哥弘翼即李璟的长子当时立下了战功,就立弘翼为太子了,兄终弟及的事就多年未提。但是李煜的哥哥弘翼与其父李璟的性格是有天壤之别的,弘...

韩北屏的尊严

韩北屏离开人间已经26年,他在世时是我的邻居。那时他在作协外委会主事,接待外国作家,经常出国访问。作为作家、诗人,他从未放弃笔耕。那阵子他写得最多的是游记散文,发表在《人民日报》、《人民文学》等报刊。但在创作上他还有更大更多的抱负,想出手更有分量的作品。他曾跟随渔民出海体验生活遭遇大风暴,在海上漂流九天九夜,在他参与指挥下,九死一生,船员们终于全部安全脱离险境。这番亲身经历,他曾向许多人讲过,期...

李璟与李煜

公元十世纪初曾经辉煌灿烂的唐王朝已经走到了末年,统一政权分裂,国土割据,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五代十国。直到十世纪中叶之后,宋王朝才逐渐统一了中原大地,重新形成统一政权。 在这个动荡的年代里,唐诗已经走完了它灿烂辉煌的历程,晚唐的最后一抹晚霞已逝去,词在这个世纪得到了发展。而高踞于十世纪中国文学巅峰之上的,是以词著称的李璟、李煜父子。 《词史》曰:言辞者必首数三李,谓唐之太白,南唐之二主与宋...

赵树理小说与晋东南民俗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有个小说流派山药蛋派。这个流派以著名作家赵树理为代表,因其作品具有新鲜朴素的民族形式,生动活泼的群众语言,清新浓郁的乡土气息,而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这个流派还包括马烽、西戎、束为、孙谦、胡正等一批小说家。在50年代后期,他们结成了一个作家群体,创作出众多带有山药蛋味的优秀作品。如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三里湾》、《李家庄的变迁》、《登记》,马烽的《三年早知道...

儿 子

儿 子 1. 皇太子(弘农靖王) 杨琏 2. 江夏王 杨璘 3. 宜春王 杨玢

回忆母亲龚澎

  母亲人生的重要启蒙教育来自我的老爷龚镇洲。他是安徽合肥人,出身贫寒。年轻时身上带着仅有的一元钱,徒步从安徽走到保定报考陆军速成学校,主修炮兵,成绩优异。毕业后被任命为35旅旅长,他追随孙中山参加辛亥革命,是同盟会会员。二次革命失败后姥爷遭到袁世凯通缉,全家连夜逃往日本,第二年(1914年)母亲诞生于日本横滨,她是家中第二个女孩儿。袁世凯倒台后姥爷才得以回国,被孙中山任命为虎门要塞总指挥。后...

智取扬州

此后,杨行密参与了江淮地区军阀之间的斗争,当时淮南的中心不是庐州而是扬州(今江苏扬州东北),扬州则在唐朝末年名将高骈控制之下。高骈日子一长变得非常昏庸,迷信神鬼,不再专心政治。他的一员属将毕师铎不满他的所作所为,就起兵反叛,联合另一个地方军阀来攻打扬州,高骈派人向杨行密求救,未等杨行密赶到,高骈已经被毕师铎俘虏了。 杨行密领兵和毕师铎展开了拉锯战,在这次交锋中,杨行密显露出了过人的智谋。为...

杨允奎遗传育种研究成果

1936年,杨允奎在主持四川省稻麦改进所工作期间,开展了遗传育种研究。他根据1935年返川后的实际考察,发表了《四川省稻麦改进之途径》的文章。此后,在全国稻麦改进所资助下,在四川盆地组织了大规模的水稻地方品种资源普查,根据52个县的普查结果,汇编成《四川水稻品种检定调查初步报告》,分上、中、下三篇。与此同时还对小麦、玉米、豌豆、油菜等大田作物的地方品种进行了调查研究。1938年在其学生、助手张连...

起家于唐末起义

杨行密,字化源,原名行愍,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他小时候就成了孤儿,因此性格内向,喜欢独处。成年后的杨行密力气很大,据说可以轻而易举地举起一百斤重的东西,而且日行三百里。唐朝末年,各地的农民起义不断,杨行密为了生存也参加了江淮的起义,后来被抓。一般情况下不是处死就是入狱,但刺史却被他很有英雄气的相貌打动了,路上放他了。 后来,杨行密在州里募兵的时候参加了本地的军队,由于他力气大胆子也大...

广东省档案馆协办 “风范—纪念饶彰风”展览

2006年11月15日,饶彰风纪念大楼落成典礼暨风范纪念饶彰风展览陈列室挂牌揭幕式在梅州市茶阳镇大埔中学隆重举行。省档案馆张平安副局(馆)长、收集整理部黄菊艳主任应邀出席了这次活动。张平安副局(馆)长和大埔县政府李钢县长为展览陈列室挂牌揭幕。   今年4月,广东省档案馆入藏了原中共广东省委统战部部长、广东省第一届政协副主席饶彰风的个人档案260件,捐赠人为饶彰风的女儿饶海珠女士。在捐赠过程中,...

熊克武故居

熊克武先生是中国同盟会的重要成员,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忠诚战友,著名的民主革命战士。   熊克武故居建于1922年,位于距县城30公里,与仁寿、荣县交界的盐井湾(今研经镇)。该故居坐西北向东南,前临街道,后倚山坡,左邻镇政府,右邻邮电所。四合院布局,砖木结构,硬山式屋顶。门厅为穿斗式木结构,三穿用四柱,面阔15.6米,进深3.3米。中堂为穿斗式梁架,三穿用五柱,面阔6间共32米,...
  共13469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