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烈馆-谯国夫人、元善

纪念馆:www.xettw.com/TT000036065
本馆由[ 花生壳壳]创建于2024年01月31日

高力士《感巫州荠菜》诗解惑 1

发布时间:2010-03-12 16:43:46      发布人: 花生壳壳

两京作芹卖,五溪无人采。

夷夏虽有殊,气味终不改。

这是高力士被宦官李辅国诬劾,流放巫州时所写的一首五言古风绝句。(摘自《高州文史》)

想不到近年来一些刊物转载高力士这首诗时,其首句却出现三种不同的板本。除《高州文史》刊作“两京作芹卖”。谁是谁非,各抒己见,争论不休。

从字面看,当作“芹”菜卖,一看就懂。但当作“斤”卖,就令人费解了。斤是重量单位,抽象的东西,怎能卖?如果说“论斤”卖,大家都明白。可是“称斤”卖,就不知所云,使人如丈八金刚摸不着头脑。奇怪的是,这些人中竞有大学教授等高级知识分子。难道他们真的湖涂若此吗?令人万分纳闷,如坠五里雾中。

为了解惑,经过一番钻研,终于发现问题与某些辞典有关。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全唐诗》影印本第1833页刊载高力士《感巫州荠菜》诗的原貌是“两京作觔卖(一作芹),五溪无人采。夷夏虽有殊,气味都不改(一作固常在)”并注明“力士谪黔中,道至巫州,地多荠菜而人不食,因感之作诗寄意”。这个“觔”字,在《辞海》缩印本第1979页的析义是:“觔(一)同筋,潇德祥《杀狗劝夫》第四折”俺如今剔下了这骨和觔(二)斤的异体字”。《中华大字典》、《康熙字典》、《大辞典》等也同样析觔字有“筋”、“斤”的字条中,分别注明其异体字都是觔。试以《广州音字典》为例。其检字表第60页有:(觔)339页,待翻至339页时则看到斤(觔)重量单位。再没有象以上《辞海》等大型辞典那样,另设有觔字的条目,因此将“作觔卖”书写为“作斤卖”便不是为怪了。可以说是这些简明词典误人。或许有些人认为“作斤卖”不通,便改为“称斤卖”吧!缺乏钻研精神,就会聪明反被聪明误。而《广州音字典》只有从竹字部首找一第433页、才能看到“筋(觔)肌肉的旧称”。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